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恒瑞医药市值半年缩水2000亿元 创始人孙飘扬回归将如何“过渡”?

   2021-07-12 97480
核心提示:长期被掌声包围的恒瑞医药,当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7月9日晚间,随着一纸公司董事、高管辞职的公告,公司内部变革的面纱被揭开:自1995年大学毕业就在恒瑞医药任职,2003年起担任董事、总经理,年仅49岁的

  

 

长期被掌声包围的恒瑞医药,当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7月9日晚间,随着一纸公司董事、高管辞职的公告,公司内部变革的面纱被揭开:自1995年大学毕业就在恒瑞医药任职,2003年起担任董事、总经理,年仅49岁的周云曙提交辞职报告,公司创始人孙飘扬再度出山、担任董事长一职。

恒瑞医药在公告中称,周云曙辞职是“身体原因”。相关内部人士亦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周云曙上任的这一年多里,在疫情和股市波动等客观压力下,工作量超乎寻常,导致身体抱恙,需要及时休整。

周云曙的离职,令近期本已备受市场关注的恒瑞医药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今年以来,恒瑞医药已痛失“A股医药一哥”宝座,屈居第三。此前的4月19日,恒瑞医药公布2020年年度报告和2021年一季度报告,业绩不达预期。而截至7月9日,公司总市值相比1月份6000亿元的高点已缩水2000亿元。

在此背景下,市场有一种观点认为,恒瑞医药换帅并不令人意外。

周云曙辞职

孙飘扬再度主导恒瑞医药

周云曙担任恒瑞医药董事长尚不满两年。2020年1月16日,恒瑞医药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选举周云曙接替公司创始人孙飘扬,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孙飘扬则在公司担任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

公开资料显示,周云曙1995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同年进入恒瑞医药,历任发展部副部长、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董事长。在担任董事长之前,周云曙已在公司总经理岗位上履职17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周云曙出任董事长时,恒瑞医药曾对外表示,“公司选择职业经理人这条路继续发展。”如今,创始人孙飘扬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心。

不过,对于长期关注恒瑞医药的投资者而言,此番人事变动未必是坏事。

恒瑞医药有强烈的孙飘扬印记。孙飘扬作为公司创始人和首任董事长,此前带领恒瑞医药在创新研发、资本运作、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技术出身的孙飘扬对于研发高度重视,正是在他的主导下,恒瑞医药走上创新药研发这条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赛道,构建起恒瑞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乃至成为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在创新与国际化两大战略已浸透恒瑞组织体系、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后,即使关键岗位的变动也不会影响恒瑞医药的既定方向,我们更期待老将出马能带领恒瑞加速度过‘调整期’。”恒瑞医药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政策剑指“伪创新”

行业格局生变

恒瑞医药一直被视为生物医药行业的优等生。在仿制药主导市场、同行大多享受着仿制药高毛利的时代,公司便旗帜鲜明地进行创新布局,真金白银、大手笔地投入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为了支持创新药研发,恒瑞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加码,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6.7亿元、38.96亿元、49.89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5.33%、16.73%、17.99%,而今年一季度的研发占比更是高达18.99%。

截至目前,恒瑞已在国内上市8款创新药,并有40多款创新药在临床研发中。持续的创新也让恒瑞医药收获了投资者青睐。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00年上市以来,截至7月9日,恒瑞医药累计涨幅超过132倍。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投资人都向《证券日报》记者表达了对恒瑞医药的认同:公司的研发管线丰富,在当下的研发热点领域,恒瑞医药都有参与。恒瑞医药的隐形优势就是市场销售能力,在这种局面下,只要有新产品上市,很多创新药企的商业化能力势必比不上恒瑞医药。

但也必须看到,随着国家药品带量采购的常态化以及鼓励创新的政策加速推出,无论是在创新药领域还是在仿制药领域,恒瑞医药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于仿制药而言,带量采购旨在消除销售环节的价格水分,一旦产品被纳入带量采购,企业的销售优势就不再明显。”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6月份,在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中,恒瑞医药的两款重要产品碘克沙醇注射液、格隆溴铵注射液意外落选,引发市场担忧。恒瑞医药介绍,这两个产品2020年度合计销售额为18.7亿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5%;2021年第一季度合计销售额为4.9亿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9%。这两款产品未中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销售,但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还不仅如此,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业界认为,该政策直指创新药行业“伪创新”问题,意在遏制me-too药泛滥。

对此,工银国际研究部医药行业总分析师张佳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政策对行业长期发展是好事,会合理引导企业重新思考研发布局、资源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创新甚至伪创新扎堆、资源浪费等情况。而对于创新药企、CRO企业来说,相信政策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96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