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在制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药物研发领域变革的驱动力之一。业内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制药流程,提升了药物研发效率。
如有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某些药物分子的研发较传统方式用时缩短了三分之二,研发费用只有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的十分之一。平均来看,在没有人工智能支持的情况下,新药研发管线的成功率通常低于5%,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将这一数字提高3至5倍。
另有人士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制药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药物靶点的发现和识别、药物分子设计、临床开发和临床转化方案的优化。其中,第二阶段数据丰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更成熟。
据悉,近年来,在AI领域,医药企业正在不断发力。
如12月13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与百济神州就集团的新型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抑制剂(SYH2039),以及后续开发的由该化合物组成或含有该化合物的任何药品在全球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订立独家授权协议,潜在交易额为18.35亿美元。而在两个月前,石药集团刚与阿斯利康达成独家授权协议,推进开发一款临床前创新小分子脂蛋白(a)(Lp(a))抑制剂YS2302018,潜在交易额超过2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和国内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看中的上述两款药物,均为AI技术驱动获得的临床候选药物。
资料显示,SYH2039是一款通过AI驱动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获得的临床候选药物。该平台通过AI技术分析靶标蛋白与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对分子成药性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最终筛选得到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MAT2A抑制剂。YS2302018也是由石药集团利用AI技术分析目标蛋白与现有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对成药性进行优化,并最终选出的高效Lp(a)抑制剂。
不止阿斯利康、百济神州,据悉,今年以来,包括礼来、诺华、基因泰克、吉利德等头部药企也都纷纷重金加码了AI制药领域。如基因泰克在今年9月与AI制药公司锐格医药达成购买协议,将获得治疗乳腺癌的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根据协议条款,基因泰克将支付8.5亿美金首付款,这刷新了AI制药的首付款纪录。
今年10月,AI制药公司Insitro宣布与礼来签署三项战略协议,双方共同推进治疗代谢疾病的潜在新药,包括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MASLD)。9月,礼来还与 Genetic Leap 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Genetic Leap的RNA靶向人工智能平台,为礼来选定的靶点开发寡核苷酸药物。
业内表示,AI能够为药物研发提供巨大应用价值,也正因为此,药企纷纷加码布局。有报告显示,AI主导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管线数量在2023年已经迈入300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人工智能制药企业英矽智能还对外宣布,其一款人工智能药物取得积极结果,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剂量依赖性的药效趋势,这也成为全球头个人工智能药物概念验证案例。
英矽智能相关人士表示,在很多药物研发实际场景中,尤其是在具备较好的数据基础的环节,人工智能已经实现了非常好的落地。但是该人士也指出,由于药物研发链条长、涉及数据种类多,想要通过人工智能完成药物研发“端到端”的系统性提升,目前仍非常具有挑战。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