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IPO无果后,曾一度被视为行业标杆的微医开始“隐退”,选择砍项目、降成本,转而聚焦数字健共体。三年后,面对处方外流等新一轮风口,微医再次“卷土重来”,准备重启上市计划。
日前,有市场消息指出,微医今年预计营收近百亿元,最快或将于今年底再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招股书。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尝试电话联系微医集团,但截至发稿,微医集团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不过,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微医计划上市的消息确实属实。而之所以选择在港交所上市,则是因为微医大部分资产都是外资资本。
在微医“隐退”的这段日子里,互联网医疗的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凭借平台优势,稳居行业头部;三度递表的方舟健客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支付宝加码布局医疗业务,并收购好大夫在线;美团将消费医疗和严肃医疗合并,百度医疗业务亦迎来组织调整,大健康事业群组由独立的事业群组降级为了事业部。
资本市场里从来不缺故事,只是这次属于微医的,又将如何被展开?
跻身互联网医疗赛道
微医的创办并不是创始人廖杰远在办公室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源于其侄儿的一次意外。
当时,不到两岁的侄儿腿上长出一个奇怪的包,因医生的误诊导致侄儿接受了两次手术,经历了十个月病痛的折磨仍未能被治愈。
“站在医院的台阶上,我下定决心,但凡我这辈子还能做一件事,就用自己熟悉的数字技术,让天下人看病不再那么难。”廖杰远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2010年,廖杰远创办了微医的前身“挂号网”,致力于将公立医院的号源外移到互联网上。微医也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起步,跻身互联网医疗赛道。
廖杰远曾是科大讯飞的创始人,也曾以技术人员身份参与创立了中国绿线,在IT行业闯荡数十年。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廖杰远是名副其实的“门外汉”。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再加上当时医院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想要撼动这面铜墙铁壁非常困难。
不过,廖杰远曾把自己比喻成开凿隧道的人,并坚信总有一天隧道能凿通。
也是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首届移动医疗峰会在美国圣迭戈召开,探讨移动医疗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
在国内国外,市场、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挂号网实现了快速发展。2012年,挂号网获得了来自风和投资、五源资本2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4年,互联网医疗投融资大爆发,挂号网获得来自腾讯领投,复兴资本、晨兴创投、启明创投跟投的1.06亿美元B轮融资,成为当年互联网医疗融资之最。
2014年6月,挂号网推出一款名为“微医”的APP,包含微医院、微医生、微支付三大主要应用,将医院、医生、患者联系在一起。
一年后,挂号网也正式更名为“微医”;也是这一年,微医与浙江桐乡市政府建立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以复诊为核心的在线诊疗服务。彼时,微医实现连接全国27个省份1900多家重点医院、三甲医院的接入率达到70%、汇聚了20万名医生、专家团队超过7000组。
由于廖杰远在农村长大,深知缺医少药的困难,因此微医首先将互联网医院落地到田间地头。他希望运用新技术,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健康服务网络,让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下沉,把医疗健康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廖杰远也因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扶贫方面的努力,在2019年被国家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聚焦ToG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继首创互联网医院这一新模式之后,2019年,微医又首次提出了“数字健共体”的概念,开始加码布局ToG业务。
用廖杰远的话来说,微医开始逐步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微医用五年的时间真正用数据和智能,驱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升级。”
但是,ToG业务其实并不好做。“这是一个毛利率比较低、攻坚难度比较大,而且后续不一定能完全复制的项目。总之是一件难度大但前景不甚明朗的事情。”药赋能CEO、资深医药从业者邵清认为。
尽管如此,在各项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廖杰远开始带领团队真正落地“数字健共体”的概念。